农民义务照顾孤寡老人30年
在馆陶县提起贾笃文,可以说是家喻户晓,人们不仅知道他是当地的蛋鸡养殖大户,更了解他一直以来乐善好施、敬老爱幼,致富不忘回报社会的故事。“其实一开始我做好事、帮助别人,原因就在于‘感恩’两个字。”贾笃文说,小时候家里穷,差点没饿死。吃的是东家给一点、西家借一点的百家饭,穿的是村里人送的旧衣服。那时起,他便立志将来条件好了以后,一定要回报社会。
本报驻邯郸记者 邢云 通讯员 王华美 文/图
关注生活困难的孤寡老人
1992年,头脑灵光的贾笃文走上了家庭养鸡的经营路。20年来,在他的勤奋努力和不懈坚持下,当初只有200只鸡的小养殖场,如今已发展成为蛋鸡存栏10万多只、生猪存栏2000多头、拥有上千万元固定资产的农场。
童年时的艰辛经历,让贾笃文对曾经给予自己关心和帮助的人始终心存感激之情,特别是对生活困难的孤寡老人尤为关注。
许谦力是贾笃文照顾的第一个孤寡老人。1978年,他当驻村干部时发现许谦力胃病犯了,没钱看病,贾笃文做饭让老人吃饱后用自行车把他送到卫生所看病、拿药。看到老人没人照顾,贾笃文就把老人接到了自己家,住在了离他最近的偏房,这一住就是3年,直到老人去世。
知道老人胃不好,贾笃文妻子就经常做一些热菜、小米粥等一些养胃的饭菜;为了让老人生活得更好,贾笃文夏天买电扇,冬天生炉子,时常为老人开窗通风,照顾老人的起居。
贾笃文照顾的另一位老人是李德胜。1998年,他劳改回来,当时还不满50岁,但已是满头白发,衣衫破烂,一身狼狈。贾笃文看着他可怜,就把他接到了家里来住,当时李德胜执意要回自己家,可他的家因为长久没人居住,早已破败不堪,贾笃文就花了1000多元给他盖了两间屋子,替他置办了简单家具,柴米油盐也时常让孩子给他送去。由于李德胜习惯了衣食不愁的日子,最后还是贾笃文把他接到了自己家来住。
当时虽然家庭贫困,但是贾笃文一直认准“李大爷命苦孤单,虽然不能让他天天吃好的,但是一家人吃什么老人也同样吃什么,决不让他挨饿”的理,像亲人一样照顾李德胜。妻子对此非常理解,好菜都往老人碗里夹。孙儿孙女也常绕老人膝前,让孤单的老人更添一份欣慰。
村里许多人视其为榜样
孤寡老人李德辉,79岁时突发脑梗,生活不能自理,贾笃文到他村办事时听说了此事,二话没说就把李德辉接到了自己家中,由于老人不能自己吃饭,贾笃文和妻子就一勺一勺地喂他,还时常为老人揉腿、搓手、翻身,帮老人做简单的活动。
有时家里忙不过来,贾笃文的姐姐就过来帮忙照顾,给老人洗衣拆被。从2009年到2012年,老人先后三次生病,他都毫不犹豫地将老人送进医院医治,前后花去了5000多元。正是有了贾笃文一家的照看和接纳,李德辉在瘫痪3年后去世,这对于一个瘫痪在床的孤寡老人来说实属不易。虽然老人身后没有留下积蓄,但贾笃文却执意按照当地的风俗为老人送终,这让村里许多人视贾笃文为榜样。
“自己现在条件好了,看到村里面那些无人照顾的孤寡老人生活得十分艰苦,心里就特别难受。我常和孩子们说,照顾老人比烧香磕头强多了!”在他的影响下,贾笃文的儿女们也都乐于助人,时常接济困难群体。
多年来,贾笃文用自己的行动回报社会,每年为学校捐资助教,为村里出资修路,为工人盖房买木料,村里的电工施工摔断了腿他拉着去看病……
据了解,辛勤的付出让贾笃文赢得了社会的肯定,他曾获得馆陶县首届“十大热心肠人物”等荣誉称号。